中外合作办学精选项目录取辅助
4+0、3+0、3+1
艺术生、高考生、非高考生
微信 32613691
中外合作办学中的跨文化交流与融合策略研究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中外合作办学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趋势 ,跨文化交流与融合成为中外合作办学中的核心问题,本文从跨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内涵出发,分析了中外合作办学中跨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必要性,探讨了跨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策略 ,以期为我国中外合作办学提供理论参考。
中外合作办学是指我国高校与国外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 、社会服务等方面开展合作的一种教育形式,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日益增多 ,跨文化交流与融合成为中外合作办学中的核心问题,如何有效促进跨文化交流与融合,提高中外合作办学的质量 ,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
跨文化交流与融合是指在全球化背景下,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相互交流、碰撞、融合的过程中,实现相互理解、尊重和包容 ,形成具有多元文化特征的新型文化形态,跨文化交流与融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文化认知:了解和认识不同文化的基本特征、价值观念、风俗习惯等。
2 、文化沟通:运用跨文化交际技巧,克服文化差异带来的沟通障碍。
3、文化融合:在尊重文化差异的基础上 ,吸收和借鉴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形成具有多元文化特征的新文化。
4、文化创新:在跨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过程中,创造性地发展本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 。
1 、促进人才培养:跨文化交流与融合有助于培养学生具备国际视野、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提高教育质量:跨文化交流与融合有助于中外高校相互借鉴 、取长补短 ,提高教育质量。
3、推动文化繁荣:跨文化交流与融合有助于促进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繁荣发展 。
4、增强国家软实力:跨文化交流与融合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增强国家软实力。
1 、建立跨文化教育体系:将跨文化教育纳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具有跨文化背景的教师 ,提高教师跨文化教学水平 。
3、开展文化交流活动:组织学生参加中外文化交流活动,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
4、创设跨文化学习环境:营造具有多元文化特征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跨文化适应。
5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与其他国家高校开展跨文化合作与交流 ,共同探讨跨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策略 。
6、强化学生跨文化意识:通过课程设置、实践活动等方式,提高学生跨文化意识。
7 、建立跨文化评价体系:对跨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效果进行科学评价,不断优化跨文化交流与融合策略。
跨文化交流与融合是中外合作办学中的核心问题 ,通过建立跨文化教育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开展文化交流活动 、创设跨文化学习环境、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强化学生跨文化意识以及建立跨文化评价体系等策略,可以有效促进中外合作办学中的跨文化交流与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 。
上一篇:上海民办小升初择校的流程是什么?
下一篇:上海小升初摇号是几月份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