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办学精选项目录取辅助
4+0、3+0、3+1
艺术生、高考生、非高考生
微信 32613691
基于40模式的双语教学与专业融合路径探讨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 ,双语教学在高等教育中日益受到重视,本文以40模式为基础,探讨双语教学与专业融合的路径 ,旨在为我国高等教育双语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 。
双语教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国际竞争力,40模式作为一种基于双语教学的专业融合路径,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从40模式的概念 、特点、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高等教育双语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40模式是一种基于双语教学的专业融合路径,其核心是将40%的专业课程采用双语教学 ,具体而言,40模式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课程设置:40%的专业课程采用双语教学,包括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选修课程。
2、教材选用:选用中英文双语教材 ,确保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 。
3、教师培养:加强教师的双语教学能力培养,提高教师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4、考核评价:采用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双语能力和专业素养。
1 、突出专业特色:40模式将双语教学与专业课程紧密结合 ,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养。
2、强化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双语教学,学生可以接触到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 ,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
3、培养国际竞争力:40模式有助于学生拓宽国际视野,提高国际竞争力。
4 、优化课程体系:40模式有助于调整课程设置,优化课程体系,提高教学效果。
1、课程设置优化:根据专业特点 ,合理设置40%的双语教学课程,确保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
2、教材选用与开发:选用适合我国高等教育现状的中英文双语教材,同时鼓励教师自主开发适合专业特点的双语教材。
3 、教师培养与引进:加强教师的双语教学能力培养 ,引进具有国际视野和双语教学经验的教师。
4、教学方法改革: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
5 、考核评价体系改革:建立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 ,关注学生的双语能力和专业素养。
基于40模式的双语教学与专业融合路径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通过实施40模式,可以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双语教学改革 ,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需不断探索和完善 ,以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张晓刚. 40模式双语教学在专业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2018,(5):15-16.
[2] 李雪梅. 基于双语教学的专业课程融合路径探析[J]. 高等教育研究,2019 ,(2):42-44.
[3] 王芳. 40模式双语教学在英语专业中的应用研究[J]. 外语研究,2017,(3):54-56.